1.以人為本—--貫徹“以人為本”的思想 設計以滿足人們對現代生產、工作環境所要求的舒適性、健康性、安全性和經濟性為出發點.創造出一個布局合理、功能齊備、交通便捷、環境優美、節能化的示范現代工業區,充分考慮現代人的生產、生活方式,形成一種綠意盎然、自然和諧、高尚的生產、辦公環境。
2.注重品質———追求“新建筑主義”的主題風格 充分滿足工人員工的歸屬感與舒適感。全方位營造高品質生產、辦公空間,妥善處理建筑與生產、辦公環境之間的關系,讓建筑融于環境,使景觀襯托建筑,滿足人們的可參與性的要求.
3.環保健康—-—以創造安全、健康廠房為目的 以前期策劃、地塊選擇、規劃設計、建設設施、管理等一系列環節進行全過程、多環節、多方面的科學開發、以創造出新世紀的健康生產辦公建筑.
4.人文融合———體現“融合自然生命、傾注人文關懷"的開發理念 講求人與環境的融合,建筑與整體規劃布局的融合、生產行為與辦公行為的融合,建筑與綠化、水環境的融合,并充分考慮考慮城市的地標或社區的示范性建筑,使此地的人們有強烈的歸屬感與自豪感,建設出具有優雅環境、文化內涵、有品位的社區新亮點。
5.經濟節能———體現“合理利用資源、地勢、節約資源”的理念 在設計中結合場地原有的地勢再創造,減少開發建設的前期工程量,同時運用新技術利用太陽能、中水系統等達到節約開發成本、合理利用資源及節約資源的目的.
6.可持續發展———實現生產廠房的可持續發展 廠區應該是一個人和自然有機協和的統一體,實現社會經濟和自然生態在更高的水平上的協調發展,建立人與自然共生共息,生態與經濟共繁榮的持續發展的文明關系,把生態環境保護、建筑持續發展作為必須具有意識和行為準則。
7.安全智能———實現廠區“安全性、智能化”的要求 合理的人車相對分流,避免造成時段性消極空間,確保車行系統與步行系統的利用率.針對不同出行設置道路及出入口,避免交叉干擾。用地沿徐淮路布置辦公樓、展示廳、門衛處,內部合理布置了科技木工廠房、干燥整理房、多層板房、科技木精品房、蒸煮房、鍋爐房、成品庫、鋸木房、刨切房、旋切房、保溫房、五金庫、機修房、宿舍、餐廳、廁所等。